产品中心

盐边蚕桑:绿色产业托起共富梦

时间: 2024-05-11 23:49:52 |   作者: 产品中心

  在攀枝花市盐边县境内,国胜河、永兴河、惠民河3条河流在渔门镇交汇,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三源河”。大山深处的清澈之水,通过三源河源源不断汇入雅砻江,与二滩高峡平湖的壮美奇观、错落有致的乡镇村庄相呼应,形成独特而丰富的地理、人文、物产环境,绘就成一幅青山、绿水、人家彼此交融的自然生态画卷。

  春夏之际,库区边沿和三源河两岸,微风拂过,10多万亩茂密的桑树绿浪翻腾,空气中弥漫着桑椹的香甜,连道路都被丰盈渗出的桑椹果汁染成黑色、变得粘湿。

  在这片土地上,盐边农人用时40余年,与土地深情对话,将蚕桑这个看似平凡无奇的“小作物”,耕耘成增收致富、产业链齐全、发展可持续、综合产值约28亿元的“大产业”。

  盐边蚕桑的成功发展,写下了新时代盐边农人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注脚,托起了当地数万家庭的致富梦想。近年来,盐边县也以桑椹、丝绸等产品为媒介,对外传递出现代农业产业、优质农特产品的好品牌、好滋味。

  蜿蜒曲折的省道216线穿越盐边北部,以渔门镇为中心,盐边蚕桑的种植区域遍布渔门、惠民、永兴、国胜、红宝等9个乡镇,在绿水青山间勾勒出一片绿海。盐边蚕桑种植分布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的三源河流域和二半山区,截至2023年底,全县种植培养面积13.1万亩。不论走进北部哪个乡镇,都会被绿色、繁茂的桑树所淹没。

  其实,盐边蚕桑产业和发展历史并非一帆风顺。据盐边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的人介绍,上世纪70年代末,盐边北部地区就开始种蚕桑,但过去,这里同另外的地方一样,是传统的蚕桑种植,种桑树主要是为了采桑叶养蚕。

  2000年前后,北部地区二半山区核桃、花椒、枇杷等农作物兴起,经济效益相比种桑养蚕更高,一部分种植户渐渐失去了种植蚕桑的信心。蚕桑下游的丝绸厂也受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生产经营乏力。彼时,盐边蚕桑因为经济效益低,优势不突出,整个北部片区的桑树面临被全部砍掉的危险。

  在“砍掉”与“保留”的争论声音中,时任盐边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当机立断,作出了正确选择。盐边北部地区因气候、环境非常适宜蚕桑种植,再加上蚕桑属于绿色农业产业,不使用化肥和农药,能对当地的土壤和水形成保护,其生态价值意义更为厚重。

  紧接着发生了一场关于蚕桑产业的“革命”。盐边县委、县政府一边拿出专项资金补贴养蚕农户,一边积极对外取经。先后通过对接农业高校,引进技术、招聘人才、改良品种、发展果桑等一系列举措,既为广大桑农“兜底”,又为蚕桑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时间来到2016年,此时盐边蚕桑产业已初具规模,发展水平也日趋成熟,全县蚕桑种植培养面积扩大至10万余亩,种植户已近2万户。因桑果产量陡增、桑蚕养殖扩量,与其相关鲜果零售、冷链物流、桑果加工,以及蚕茧收购、蚕丝加工等均迎来了新的发展势头,盐边蚕桑产业终于迎来历史性转机。

  这一年,中国蚕学会授予盐边“中国果桑之乡”荣誉称号,盐边果桑取得绿色食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盐边桑椹从此名声大噪,因有充足的阳光、肥沃的土地,加之产量高、果粒大、营养丰富,又富含氨基酸、维生素、β-胡萝卜素及花青素等,深受市场和消费的人喜爱。

  渔门镇双龙村,是盐边作为中国果桑之乡地理标识的核心区,全村种植桑树1万余亩,年产新鲜桑椹1.5万余吨、干桑椹约0.4万吨、优质蚕茧约500吨。桑园里,59岁的村民刘元友正忙着采摘新鲜桑椹果。与其说摘,不如说是摇,只见他双手握住桑树树干,一阵用力摇晃,成熟的果子接连从树上掉下来,落入提前布好的接网中。“桑树是我们盐边人的宝贝,是真正的‘摇钱树’。”刘元友说。

  “40年前,村里发桑树苗,说以后这是我们的‘摇钱树’,现在‘兑现’了。”刘元友回忆,那时他还是小伙子,看着只有小指头大小的桑树半信半疑,如今,从树上摇下来的桑果,不论是鲜果还是干果,都有人收,真成了“摇钱树”。去年,他家8亩桑园,鲜果、干果、蚕茧的总收入加起来有10万元。

  在盐边,人们都说桑树的全身都是宝。对于当地党委和政府来讲,与蚕桑有关的所有产业,也都是宝贝,根本原因有三:

  产品是宝,农民收入有保障。桑叶可拿来养蚕,可以做茶,养蚕卖茧加工成丝绸;桑果可以卖鲜果和干果,后期加工做成桑椹汁、桑椹酒、桑椹膏;桑椹干果、桑树根等在中医里可以入药。

  产量大,经济价值高。全县桑园面积13.1万亩,其中,果叶兼用桑面积9万亩,桑椹产量11.8万吨、蚕茧2258吨、生丝150吨、蚕丝被4000条,蚕桑业产值约7亿元。

  产业链全,发展可持续。如今,盐边蚕桑产业技术成熟、产业链全,从果农种植、养蚕的一产,到果汁、果酒生产加工的二产,再到桑葚采摘体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三产,已初步实现三次产业全覆盖,三次产业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约28亿元。

  如今,在盐边从事盐边蚕桑产业的种植户、养蚕户、销售商、经纪人、创业者、企业工人等累计已超过7万人。

  2019年,位于盐边县惠民镇的盐边蚕桑现代农业园区被命名为市级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2023年,成功申报创建省级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该园区结合全省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建设3万余亩高标准桑园,建成3个标准化果叶兼用桑示范园,新建标准化蚕房5500平方米、共育室280平方米。

  近年来,盐边县先后成立蚕桑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动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编制《盐边县蚕桑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出台《关于扶持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建议》,提出“组织群众,发展产业,做强品牌,对接市场”工作思路;加强执法,严厉打击各类侵害和扰乱蚕桑产业和市场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为全县蚕桑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盐边蚕桑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展现出“母体”和“摇篮”般的培育能力,近年来先后催生和推动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在当地兴起和发展。

  攀枝花宝桑园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是盐边本土培育、自主生长起来的一家桑椹加工公司。企业2018年注册,通过与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成为其最大的桑椹汁原浆供应商。企业加工生产的桑椹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广西等地。

  攀枝花四喜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1亿元,建设当地最大桑椹精深产业园,引进国内领先桑椹精深加工原汁线吨,在生产季节,日处理新鲜桑椹超过100吨,让种植户更有底气。

  中丝天成(攀枝花)丝绸有限公司,因原材料采用盐边的优质蚕茧,成为“解舒率”70%以上,缫丝单丝长达1200米以上的行业头部企业,公司制作加工业的蚕丝和蚕丝被畅销国内国外,深受下游产业和消费的人欢迎。

  据统计,截至目前,盐边县蚕桑现代农业园区新型经营主体有532家。其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1家、省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2家、市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5家,国家级示范专合社1家、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9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7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5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121家。

  企业和集体健康发展,不仅联农带农成效明显,它们也以盐边桑椹果,桑椹深加工产品如桑椹汁、桑椹酒、桑椹宴,以及丝绸、蚕丝被等产品为媒介,将“滋味盐边”推出盐边、推出攀枝花、推出四川、推到全国乃至世界。

  2023年以来,盐边县逐步加强对桑枝、桑叶的开发利用,引进浙江巴贝集团组建成立盐边县金桑叶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桑叶综合开发利用;实施中丝天成桑枝食用菌项目,拓展桑枝有效利用等。

  持续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开发推广桑汁椒麻鱼、桑根炖鸡、桑椹糯米饭等“椹时美宴”桑系列特色菜品,在丰富“盐边菜系”的同时,有效推动桑资源向食品、饮品等领域聚集。

  此外,盐边县还连续多年举办桑椹采摘系列活动,形成了融合“桑椹林地采摘+农耕文化+旅游度假+研学旅行”为一体的旅游文化线路。截至目前,该线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上亿元。(徐杨)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